礦用二氧化碳氣體檢測報警器是專為礦山、隧道等地下密閉或半密閉環境設計的安全監測設備,用于實時檢測二氧化碳(CO?)濃度,并在濃度超標時觸發聲光報警。其核心功能是預防CO?濃度過高導致的缺氧窒息、呼吸系統損傷等事故,同時輔助監測礦井通風效率與火災隱患。該設備嚴格遵循JJF2114-2024《礦用二氧化碳氣體檢測報警器校準裝置規范》,確保在高溫、高濕、粉塵等惡劣環境下的測量精度與長期穩定性,是礦井安全防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 符合JJF2114-2024的礦用二氧化碳氣體檢測報警器校準裝置規范是礦井安全管理的“隱形守護者",其通過高精度紅外檢測技術與智能化報警機制,有效防控CO?濃度異常風險。相較于傳統電化學傳感器,紅外方案憑借長壽命、免維護、全量程線性輸出的優勢,顯著降低運維成本。選型時需重點關注傳感器類型(NDIR優先)、防爆等級、通信協議兼容性,并嚴格按規程定期校準(尤其關注光學窗口清潔度)。在智慧礦山建設中,該設備與甲烷、氧氣檢測儀協同作業,可構建全氣體、全區域、全時段的安全監測網絡,為井下人員生命與設施安全提供堅實保障。
JJF2114-2024的礦用二氧化碳氣體檢測報警器校準裝置規范核心技術要點
一、功能分析實時監測與顯示:連續檢測CO?濃度,數值顯示(單位:%VOL或ppm),支持數字/模擬雙模式輸出。 多級報警控制:預設閾值(如0.5%VOL低報、1.5%VOL高報),觸發聲光報警(音量≥85dB,紅光閃爍)。 數據存儲與傳輸:內置存儲芯片記錄歷史數據,支持RS485、4~20mA、LoRa無線等方式上傳至監控平臺。 自檢與智能校準:開機自檢傳感器狀態,支持自動零點校準(空氣背景補償)與跨度校準(標準氣體標定)。 故障診斷與預警:實時監測傳感器失效、電路異常、電源不足等故障,并提示維護。
二、作用與用途核心作用: 主要用途: 煤礦、金屬礦山井下采掘面、回風巷、避難硐室等區域。 隧道施工、地下倉儲、燃氣管道等密閉空間CO?濃度監控。 配合礦井安全監控系統(如KJ系列)實現多氣體(CH?、CO、O?、CO?)協同監測。
三、關鍵參數(依據JJF2114-2024)參數類別 | 典型指標 |
---|
測量范圍 | 0~5% VOL(可擴展至0~20% VOL) | 示值誤差 | ±0.1% VOL(0~1%段);±5%真值(>1%段) | 報警誤差 | ≤±0.05% VOL(閾值點偏差) | 響應時間(T90) | ≤30秒(快速捕捉濃度突變) | 工作環境 | 溫度:-20℃~+50℃;濕度:≤98% RH(非冷凝) | 防護等級 | IP66/IP68(防塵防水,適應井下噴淋、泥漿) | 防爆認證 | Ex ib I Mb(礦用本質安全型) | 傳感器類型 | 非色散紅外(NDIR)或電化學原理 | 供電方式 | 本安鋰電池或DC 12~24V,續航≥12小時 | 校準周期 | 建議每6個月校準(依據工況縮短周期) |
四、核心特點高精度與長壽命:NDIR紅外傳感器:抗中毒、免維護,壽命≥5年(電化學傳感器壽命2~3年)。 寬環境適應性:耐溫濕度(-20℃~+50℃),內置粉塵過濾膜,減少光學窗口污染。 智能補償算法:自動修正溫度、氣壓波動對測量的影響,提升復雜環境下的數據可靠性。 本質安全設計:防爆外殼符合GB 3836.1-2021標準,適用于甲烷、煤塵爆炸性環境。 多場景兼容性:可壁掛固定、移動巡檢或集成至機器人,適配礦井多樣化監測需求。 
|